核電廠的30公里直徑範圍禁區內,原本有好多大大小小嘅村落。
係核災發生後,大部分的居民均被政府撤離,但事後在禁區內仍住有一定數量嘅居民。
據導遊所講,核災後仍然有約5,000人住喺切爾諾貝爾城,佢地主要都係一啲政府派駐嘅工作人員及家屬,以便維持核電廠同呢個城市嘅運作。
係核災發生後,大部分的居民均被政府撤離,但事後在禁區內仍住有一定數量嘅居民。
據導遊所講,核災後仍然有約5,000人住喺切爾諾貝爾城,佢地主要都係一啲政府派駐嘅工作人員及家屬,以便維持核電廠同呢個城市嘅運作。
(1,3號核電廠在發生核災後仍維持運作至2000年)
村落ZALISSYA
當我們進入禁區後,第一個參觀嘅地方是距離檢查站大約5-10分鐘車程嘅一個村莊ZALISSYA。
![]() |
雖然已經進入禁區範圍,但輻射與基輔無異,甚至更低.... (我返到香港留意天文台的數據,香港市區大約都係呢個數) |
![]() |
村內到處都係荒廢的建築 |
村中唯一的老人
村內現時住有一名現時82歲的老婆婆,佢係一位性格非常強悍嘅女性,至今仍然單身。
如果我無記錯,導遊話佢都曾經被撤離,但因為唔習慣城市嘅生活,所以佢最後選擇返嚟居住,而且不願意接受政府任何的補助。
![]() |
雖然婆婆已經年過80歲,但係非常精神, 健步如飛,肯肯定靈活過香港好多60歲既老人家! 當日,婆婆堅持送我們團友麵包,因為切爾諾具爾城最近無晒麵包賣咁話! |
![]() |
婆婆嘅屋企,所有野都係佢一手有腳自己保養, 仲養咗兩隻貓。 |
切爾諾貝爾城
參觀完ZALISSYA後,我們就出發去切爾諾貝爾城。
切爾諾貝爾城位於核電廠的10公里範圍禁區外,同核電廠其實還有一段距離,因此無完全被廢棄,仲被保留作支援核電廠的基地。
![]() |
切爾諾貝爾城 |
![]() |
切爾諾貝爾城其中一個最特別的地方,就係所有公共喉管都係外露嘅。 方便日後需要維修或者不幸發生意外,都毋須掘開地下去處理。 |
城內設有紀念碑,紀念1986年發生的核事故
![]() |
呢嚿石屎係乜東東呢? 原來石屎的部分代表30公里禁區的範圍, 而上面嘅每一個點,就是需要撤離的村落。 |
![]() |
導遊講解這個紀念碑 |
![]() |
呢到記載住每一位因為核事故所犧牲的戰士姓名 |
![]() |
輻射仍然與市區無異 |
![]() |
切爾諾貝爾城喺事故後,被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被放棄,一部分被保留 圖中再往前走便是廢棄區,可以見到兩區的道路質素明顯存在著差異 |
![]() |
廢棄區的一些建築物,保留著代表蘇聯的星星 |
![]() |
廢棄區內的道路 |
![]() |
廢棄船隻的地方 (不能上前拍照) |
消防員紀念碑
這個紀念碑位於切爾諾貝爾的消防局外,但並未得到官方的認可。
紀念碑由一班消防員自發興建,以紀念當年核事故發生時,有數名消防員在誤以為是一般火警的情況下,係無任何特別嘅保護裝備下,捨身前往核電廠救火的英雄。
![]() |
紀念碑外,非常的冷清 |
![]() |
切爾諾貝爾城內有一個地方,展出當年打算用來清理核廢料的機械人,但最終任務失敗,要派出蘇聯的軍人去處理。 以上機械,至今仍然處於高度輻射污染的狀態。 進入10公里範圍禁區 |
在參觀於以上這些地點後,我們便離開切爾諾貝爾城,進入10公里範圍禁區。
接住落嚟,就去核電廠啦!
![]() |
進入10公里範圍禁區,需要再次通過檢查站。 不過就唔駛落車,警察只係檢查一下文件就放行。 |
![]() |
開始見到沿路有輻射標誌 |
跟住,我地就參觀第一個輻射熱點,本身是一座類似宿舍的建築。
以下是一些內部的相片:
![]() |
馬路上一片死寂 |
禁區內其實並唔係每一個點都充滿輻射,
但最大問題從肉眼根本分辨唔到邊一樣野已經被輻射污染!
![]() |
一些荒地可能仍然充滿輻射,見到呢個牌就唔好走埋去啦! |
接住落嚟,就去核電廠啦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